武安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战国四大名将凭什么有廉颇这二人个个完胜他 [复制链接]

1#

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,战争频繁,所以历史上评出了战国四大名将。分别是秦国的白起和王翦,赵国的李牧和廉颇。

白起有长平之战的大胜,而且一生未尝败绩,王翦扫平三晋,消灭楚国,位列四大名将是实力呈现;

李牧作为战国末期对抗秦国最厉害的将领,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,得到武安君的封号,一生未尝败绩,倒也说得过去;但很多网友认为,廉颇其实没经历什么大胜战,伐齐夺阳晋和伐燕得五城都是小胜,抗秦的主要功劳是防守,列战国四大名将,实在有点名不符实。

廉颇胜在历史名气。

想想挺有道理,廉颇战功并没有巨大的影响力,主要是名气大,但名气大,也就大在历史的记载,用在了学小学课本的几个典故而已,比如与蔺相如对戏“完璧归赵”“负荆请罪”的典故,与赵括对戏“纸上谈兵”的典故。这情形,与汉朝时的李广类似,名气大,但战功实在不怎么地。

但历史,有时候是用戏剧性说话的,廉颇就是因为能够与赵括形成对照,所有名气甚大。

话说回来,能够排上战国名将的,还大有人在,下面这三位,无论其影响力还是战功,均完胜廉颇。

第一位,蒙恬

秦灭六国中,蒙恬率先攻破齐国,后来王翦南下,蒙恬北上,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,收复内蒙古河南地,驻守九郡,威震匈奴,被誉为“中华第一勇士”。

这样的战绩,至少能够与廉颇平起平座,但因为蒙恬属于秦国,如果位列四大名将,从数量上有欺负东方六国无名将之感。

第二位,乐毅。

公元前年,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法风头最劲的齐国,半年时间连下70余城,使齐国仅剩即墨、莒两座城池,几乎亡国,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,报了强齐伐燕之仇。

后乐毅因受新燕王猜忌,投奔赵国,被封号为望诸君耻。这样的功绩廉颇达不到。

第三位,田单。

乐毅灭齐后,齐国只剩下即墨、莒两座城池,田单当时就坚守即墨五年,后燕国中田单反间计,乐毅猜忌出走,田单以火牛阵大破燕军,收复失地七十余城,拜为相国,封为安平君。

结局,田单后也受到齐王猜忌,前往赵国,封号都平君,死后葬于安平城内。

结局,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,两位都跑到赵国,一先一后,其中田单还一度为相,最终都不受赵国重用,不知道他们私下见面,是否相逢一笑泯恩仇?

从这个角度看,燕国的乐毅、齐国的田单,其战绩和影响力都远胜廉颇,替换廉颇成为战国四大名将绰绰有余。但从治军和统军角度看,乐毅在位时,田单几无还手之力,乐毅出走后,田单才能趁势反击,乐毅的军事才华,应该胜于田单,因此,乐毅应该取代廉颇,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末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