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安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文化安顺往事追忆那些年,一中老 [复制链接]

1#
治疗白癜风哪里好 http://baidianfeng.39.net/a_yufang/160805/4925640.html

那些年,一中老院坝里的那些事(二)

吕志放

童年

时光如水,流年易逝。奇怪的是,童年时光的记忆会摇曳重现,甚至是清晰地映照在心上,犹如一幅幅图画怡然而至。这些详细的记忆,可追溯到七岁以前,那时老槐树下的大院坝,是我们儿时乐园。

院子东向是一排教师住房,门上过漆,窗户有玻璃,当时已经算是很讲究了。相对的一排是校工住房,要陈旧得多。两厢是小厨房,盖的石板,每间不过七八平米,与教师住房一一对应。每日在住房与厨房之间来回忙碌的是院里的老母亲们,统称为某妈妈。如我母亲,吕妈妈;武光母亲,丁妈妈;还有陈妈妈、延妈妈、刘妈妈、*妈妈等。五十年代,只要是节假日,妈妈们就会张罗和安排各种活动,大人打麻将、玩牌、打康乐棋、走象棋、听留声机……小孩看花书(连环画)、走*棋、玩珠珠棋、打弹子等等。那年头物价低,物资丰富,院坝就是小共产主义。五七年住在院里的延广誉副校长被叫去谈话,小共产主义被中止了。延副校长是民主人士,北大生物系毕业,跟杜聿明是连襟,院子里的老师都尊称他延老。慈祥的延妈妈会做很好的小包子、小馒头、小煎饼等分给我们。陈妈妈是思南人,会做家乡的小吃。丁妈妈则是把湖北的食品改良,如粉蒸肉,很可口。

上世纪80年代一中校景,后为教师宿舍楼图片由安顺一中提供

院子里最会做菜的是刘妈妈,她家祖上出过名厨。同辈的一个兄弟是空*招待所的大厨,他的《满池荷花开》上过国宴。与院子里的大多数妈妈不同,刘妈妈是老安顺人,亲戚多,有客人来,无论家里多窘,都想法弄些东西招待。后来,来的亲戚太多,扛不住了,只好尽量打发客人。我们小时候喜欢看这种场面,刘妈妈堵在门边说才来咋就要走勒,客人走出几步她马上又说不要走,在吧,在吧。有一年安顺有小地震,文庙前的黉学坝那条路裂开一条长口子。刘妈妈家有亲戚送的一大挂腊肉。刘妈妈问小儿子新发,去打听今天地震不地震,要震就把腊肉下了,给全院坝的人吃。但可惜的是安顺没再发生地震,腊肉我们没吃成。就在延广誉副校长被叫去谈话后不久,院子里的气氛渐渐有了变化。先是“除四害”驱赶麻雀,院子中间有几棵楸树平时总有麻雀站在树枝上鸣叫,这次成了重点,一旦发现有麻雀飞来,敲盆、打竹板、吆喝声并起,弄得一院子的小伙伴们既紧张又兴奋。又过了没多久,传来消息,院里的许鸿慈老师家不得不搬走了。还记得离开那天,母亲郑重其事地把我们叫到面前,对我们说,我们全家要到车站去给他们送行。那天我脚上穿的是一双赵伯娘做的草鞋,母亲看到叫我换上皮鞋,还叮嘱我们穿得齐整些。这双皮鞋是有一次我们全家去安顺百货大楼,每人自选一双皮鞋,我看中的一双橙色鞋,平时我几乎不穿。这次听老妈的吩咐,便换上了。买时很合脚,没想到人长得快,尺码小了,夹脚,穿上不舒服。到了车站,看到许老师一家穿着整齐站在那里。许老师是东北人,本来长得高大,笔挺的衣裤,显得十分突出。母亲叫我们问许老师好,打了招呼,这家人家就上车离去。从一中到客车站(现在的市三中旁,俗称猪市坝),不算远,但我的鞋不合脚,一去一来,脚上全是泡。后来才知道,许老师跟我父亲解放前是豫章中学的同事。他刚调到一中,就被打成右派,全家被发配去兴义某县城。他们不想让人们看到他们灰溜溜的样子,尽量穿得体面一些,有尊严地离开。许老师搬走后,院坝里的妈妈们即便是节假日,也不再张罗什么活动,热闹的院落沉寂了好一段时间。许老师家老二许弟弟和我差不多大,平时常在一起玩,走后我有好一阵不习惯。在那些属于童年的回忆里,玩伴无疑占据了最大的分量。那时我的玩伴不多。家里大哥二哥的玩友倒是不少,有李幼平、蒋乃尧、吴元生、*定一、大弟弟、小弟弟等。连四弟志新的玩友也有刘强、陈改、新强和新法、顺妹,武光家搬来后还有其弟丁武安等。和我差不多大的只有*二和王汝寿,他俩是胡闹的家伙,搞怪的带头羊,总是独往独来。*二没有几个朋友,他邀约我去离一中不太远的干河游泳。嫌走学校大门太绕。要抄近路,爬一中围墙的“狗洞”,“狗洞”是因为狗能随意进出,实际用途是消水,涨水时放水出去。洞相当小,小孩也要趴着才出得去。那时为了安全,我家是严禁游泳的,我不敢去。他见我不愿意,骂我胆小,他不安逸,我也不爽,故我们很少一起玩。听说他游泳回来,他妈见他脸色有异,用大拇指的指甲在他手臂上一划,留出一道白印痕,知道他去游泳了,狠揍了他一顿。他终究还是没学会游泳。

一中大操场图片由安顺一中提供

王汝寿是王育才老师家儿子,口音怪怪的,别人总笑他,他常一个人玩,就去爬树。那时一中大操场周边长满了高大的槐树、楸树,老槐树太粗分枝少不好爬,下面是大操场,爬上去太扎眼,很少有人去爬。除了老槐树,他几乎所有的树他都爬上去过。还敢爬到大树尖上搞空中飞人,从一棵树上飞到另一棵树上,有老伯妈看得胆颤心惊,去告诉汝寿父亲,他父亲只管跳舞懒得管他。有段时间我去比我大得多的*定一家玩,他父亲*书泉老师,专职给学校在钢板上刻蜡纸印公文,一手欧体楷书字,很是漂亮。有大人告诉我不要去他家,说*书泉的历史问题非常严重,长大后我才知道*书泉是老红*,广东省海丰县人,参加过彭湃领导的武装起义,一次战斗中其他人都死了,他独自活下来,被怀疑是变节分子,叛徒。老人家颤颤巍巍的样子,很可怜。我也听人劝,不再去他家。就在我没有玩伴无聊的时候,院坝里搬来了一户人家,有个小孩只比我大一点,小名小毛,他父亲严暑明老师是师专的副校长,母亲田园老师,北京朝阳大学毕业,据说曾和王光美同学。田老师参加过“一二·九”运动。我后来读初中时田园老师给我们整个年级上过大课,解析李杜诗词。小毛大名严安林,他家境是院落里最好的。大哥二哥都有工作,大哥在天津,从未见过;小哥大学毕业后在安顺公路测量队,脑子灵光。他们队有次在平坝搞测量,住在村里队长家,每天吃白菜青菜没有油水很寡。有人上队长家楼上看到梁柱上吊有一挂腊肉,小哥让队长去看测量仪,打着哈哈说从仪器里看到他家楼上有腊肉。队长说不用看了,便下腊肉做给他们吃。严安林刚来就和我们玩,那时时兴穿皮鞋,平时我们穿布鞋,安林穿的是真资格皮鞋。雨天我们戴斗篷,他打雨伞。他口袋里总装得有零花钱。我们那时喜欢劈甘蔗玩,这种游戏就是一只手稳住甘蔗,另一只手用刀从甘蔗尖往下劈皮,劈下的皮有多长就得到多长的甘蔗吃。甘蔗是大家凑钱买的。安林很大方,用自己的钱买甘蔗供大家玩。这个阶段,*二也和我们一起玩。有一天,大家去看电影《红孩子》,影片中有个大坏蛋叫*静波,在家排行老二,也称*二。看完电影,大家觉得好玩,我们中也有个*二。于是大家喊*静波,*二。*静波,*二!*二异常恼火,生气地说不和你们玩了。以后我遇到*二,他都要敲打我两下,安林的境遇和我差不多。*二这样对待我们,我们也没办法,论打架我们都不是他的对手。安林问起我有没有绳子,我说我家有,拿来做乃样?他说要用作绊马绳,我俩联合起来教训一下*二。他的计策是:在学校花园出口把绳子埋进土里,我们两人分别躲在树后,等*二路过时一起拉起绳子把他绊倒,然后把他捆住狠打一顿。潜伏几天终于等来了机会,*二从花园内过来,唱着《红孩子》主题歌曲,电影里虽然有令他不爽的坏蛋*静波*二,但歌曲却是那却是那个年月的流行歌曲。他一到花园口我们大喝一声拉起绳子,*二果然被绊倒在地。我们联手将绳子往他身上一绕捆住了他,他反抗不了。这些动作我们曾多次演习过。此时我正要动手打*二,安林制止了,说“*二,今天我们不打你,但捆了你,算扯平了”。*二点头认账,我们便松开他,他气冲冲地走了。过了几天我和安林在一中池塘边玩,*二也过来了,为避开我们,就上了池塘的台阶,他拉着旁边竹林的叶子往前走,脚底一滑,掉进池塘。

上世纪80年代一中校景,后为学生宿舍楼图片由安顺一中提供

我和安林见势不妙,赶紧呼救:“救命啊!*二落水了!”才喊了几声就听到*二的声音:“不要喊了,我会水了。”往池塘里一看,*二用脚打着水,手在乱薅,但的确会游泳了。见他浑身湿透,把他拉了上来。他脱了衣服和裤子搭在池塘边上,说:“我还以为你们会见死不救。”安林说:“都是一个院坝的,咋会见死不救?”安林见*二冷得浑身发抖,脱了衣服给他披上,*二说:“以后哪个敢惹你们我就打他。”安林说:“一个院坝的人,大家团结起来要吃煸锅饭。”*二:“对头!团结起来要吃煸锅饭!”(“团结起来要吃锅巴饭”是彼时一部电影的台词,小伙伴们改成了更亲切上口的“团结起来要吃煸锅饭”。)

不多日,严安林来我家,看到我家的花书,问我家有多少本,我说有百把本,你要看的话随便拿回去看,他说他不是这个意思,他是想他家也有几十本,他出钱再买个百多本,就够摆个花书摊了。安林认真地说“已经侦察清楚,一中出去到小十字,只有谷三太爷家门口有花书摊,倒有两三百本,大都老掉牙了。附近粮食局门口的*人住房(这里有一些*人家属带着孩子住着)都伸出很长的屋檐,可以遮阳挡雨。我们的花书摊就可以摆在下面。”

安顺儒林路(左为粮食局)图片由安顺一中提供

我们找来了几张牛皮纸,铺在地下,把书摆齐整,花书摊算是开张了。由于新书多,吸引了很多小孩驻足观望,随即便有人坐下看书。按当时市价,一分钱看两本。几天下来,生意出奇的好,手里有钱又不断购买新书,真是良性循环。看书的人越来越多,台阶上挤满了人,我们拿来的小凳子也不够坐,*人家属看到后又用家里的凳子支援我们。生意兴隆,搞得风生水起,安林说“我们人手不够,叫你家吕小妹来帮忙”,小妹来后,安林交待她的任务是注意新旧书搭配,厚薄搭配,给她一根棍子,要小读者跟着她,指着一本新的,要搭一本旧的,看一本厚的,指着要搭一本薄的。还让她注意人多了,谨防有人偷书。最后安排她一个任务,去侦察一下谷家门口的那个书摊情况,小妹回来说那家的生意受到我们的冲击,门口清静得很。我和安林欣喜若狂,击掌相庆。书摊摆了一段时间,小哥康林来看我们,还以为他会夸奖我们,谁知他说,安林母亲田园老师了解了书摊的情况,要他来告诉我们,人家摆书摊是为了生计为了衣食,你们是为了几个零花钱。不要搞口中夺食的事,你们已赚了不少钱,见好就收,就此打住。小哥一席话点醒了我们,于是花书摊关门大吉,算了账分了钱,安林建议把我们看腻的书低价转让给谷家门口的书摊,看到人家十分感激的样子,我们心中高兴无比。

(未完待续)

·作者简介

吕志放:安顺实验学校退休教师。善书法。近期从事纪实文学方面的撰写,发表作品《年……》《山旗堡的马和路》等。

年10月

值班编辑:武贵琼

电子排版:王敏茶

您的转发将传播、弘扬安顺文化

长按上方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