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安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战国时打群架动辄几十万人参与,为何诸葛亮 [复制链接]

1#

春秋战国时期的史料大多在秦末毁于战乱,后人对于战国时期很多事情其实并不是很了解。今天我们对战国认知主要来自于《史记》,但是《史记》也并非第一手资料,历史中的许多事情在《史记》中都是一笔带过,甚至有前后矛盾的情况,尤其是关于战争兵力的记载有许多前后不一的地方,例如关于长平战争的记载就有争议。

在《史记·秦本纪》中关于长平之战的记载是:

秦攻韩上党,上党降赵,秦因攻赵,赵发兵击秦,相距。秦使武安君白起击,大破赵于长平,四十余万尽杀之。

而在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中对于赵军兵力的记载则是:

乃挟诈而尽阬杀之,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,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,赵人大震。

很明显,上述两条关于长平之战的记载是有出入的。在《秦本纪》中司马迁记载赵兵是40余万,也就是40万人多一点,可能是40万零几千人,最多41、42万人。但是在《白起王翦列传》中,司马迁对赵国兵力的记载却是45万,前后相差有5万人之多,至少也差了3万人。

这个质疑绝不是吹毛求疵,在春秋战国时期能够杀敌几万人已经算是很大的战绩了(在哪个时代都算不小的战绩),绝对会被单独记录下来,更何况长平之战杀敌数十万,更是要明确记载才行。

作为一个史学家,治学严谨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,作为史学泰斗的司马迁不太可能因疏忽而出现如此重大的失误。至于其中缘由,估计是司马迁也拿不准这场战役的详细兵力,因为关于这场战争第一手的资料早就在秦末遗失了。

对此司马迁在《史记·六国年表》中也进行了阐述:

秦既得意,烧天下诗书,诸侯史记尤甚,为其有所刺讥也。诗书所以复见者,多藏人家,而史记独藏周室,以故灭。惜哉,惜哉!独有秦记,又不载日月,其文略不具。

司马迁说的很明白,他手中关于战国时的许多资料都是来源于秦国的史料,但秦国的史料非常粗糙,记载简略,许多历史细节无法详查,至于其他六国史料,早就被烧了。

从现代角度来看,在春秋战国时期出动40万人是一个很极限的数字,如果这40万人都是士兵,那么后勤部队的数量将更加庞大,至少要2个民夫才能供给1个士兵,也就是说出动40万人去打仗,他们身后还要跟着80万人的后勤部队,这对赵国而言显然是不可能承担的。

所以说赵军的40万人很可能已经包含了后勤部队,赵军实际的战斗人员最多不到20万人。

当然,能动用近20万人上战场已经是规模很大的战争了。今天组织个几百人的团建活动,后勤保障都是大问题,更何况是几十万人出去打仗,而且还是在多年前出动几十万人。

赵国之所以能出动这么多人上前线,主要是由于两个因素。

第一,赵国人口比较多。

能拉几十万人上前线,首先你得有人口才行,这是战争的根本条件。人口众多不仅可以提供充足的兵员,更能够保证生产。在那个年代,土地是不缺的,缺的是人,更多的人口意味着可以开垦更多的耕地,打更多的粮食,供养更多脱产的士兵。

按照今天的推算,赵国人口大约有万人,长平之战相当于动用了近1/4的男人上战场,剩下的男人在后方保证生产,勉强能满足40万人的吃饭问题。这里还要强调一点,中原人不是游牧民族,从来不存在全民参战的情况,必须要有一部分青壮男子留下来耕地,不可能全部都投入到战场上去。

而即便是像赵国这样强大的国家,到了长平之战后期时,后勤供给也扛不住了,这才导致赵王才频频向廉颇催战,以至于换掉了廉颇改用赵括。

第二,于长平之战的战场距离赵国本土很近。

长平这个地方紧挨着赵国本土,后勤运输压力相对较小。对比之下,后来的汉武帝曾倾全国之力攻打匈奴,兵力最多时也就出动十几万人,因为出击匈奴需要长距离作战,战线拉得太长,后勤运输太困难,能将十几万人拉到大漠前线已经是汉帝国的极限了。到汉武帝后期,汉朝国内几乎都要崩溃了,汉武帝无奈之下发布《轮台诏书》,结束了持续多年的大规模对外战争。

总的来说,战国时期的战争基本上都发生在中原地区,后勤补给压力小,而且当时几个大国的人口都不少,所以才能送几十万人去打仗。而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,情况就不一样了。

东汉末年军阀混战,人口凋敝,土地荒芜,粮食供应成了大问题。对此曹操采取了屯垦的政策,安抚流民,自力更生,保证了自己有块稳定地根据地,也使得自己从一众英雄豪杰中脱颖而出。

与曹操一样,诸葛亮也深知后勤保障的重要性,早在《隆中对》中他就提出占据荆州、益州,获得一个稳定地后方,然后等中原有变再出兵北伐。

在诸葛亮的战略中,荆州是重中之重,这里人口众多,经济发达,并且北上之路是一片平原,交通非常顺畅,从这里可以直接威胁到洛阳和许昌。

但可惜的是荆州被关羽给丢了,结果蜀汉只剩下了益州一隅之地。益州当时的人口最多就一百多万,诸葛亮能凑足十万人上前线就很厉害了,剩下的人还要在后方种粮食呢!而且益州的地理位置对北伐也非常不利。

(诸葛亮心心念念的荆州最后被魏吴两国瓜分,诸葛亮的两条北伐之路只剩下了益州一条)

益州地形是守有余,但攻不足,虽然益州北边紧紧挨着关中地区,但两地中间隔着高大的秦岭山脉,交通很不便利。诸葛亮每次北伐都需要从成都平原千里迢迢运粮过来,中途还要翻越大巴山和秦岭两座山脉,后勤补给自然就成了大问题。

(诸葛亮北伐要翻越两座大山)

其实在成都平原和关中之间还有一块汉中平原,诸葛亮如果能从这里获得补给,也能大大缓解粮食供给问题。可是在当年汉中之战后,汉中的百姓都被曹操迁走了,此地人口稀疏,无力供给大军粮草。

对此诸葛亮认为直接越秦岭攻长安是不切实际的,他希望能先打下凉州,在秦岭以北获得一块根据地,在以凉州跟基地,从南面和西面夹击关中。

本人认为诸葛亮的战略是非常正确的,并且在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差一点就拿下凉州,但由于马谡的狂妄自大,导致街亭失手,为了避免自己被魏军包饺子,诸葛亮只得放弃了已经到手的凉州,带了几千户人口返回蜀地。

(第一次北伐的目标是拿下凉州地区,但功败垂成,不过即便是拿下了凉州,蜀汉也不见得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)

第一次北伐的失败对诸葛亮打击还是很大的,在此后的三次北伐中蜀军皆因粮草不济而撤退,直到最后一次北伐时诸葛亮深知粮草补给的困难,于是在越过秦岭后他便在渭水南岸安营扎寨,准备屯田打持久战,但天不假年,就在此时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,北伐大业终究没能完成。

总的来说,诸葛亮北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除非曹魏有特别大的失误,否则诸葛亮不太可能成功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